手筒煙花
手筒煙花的發祥地――豐橋
起源于豐橋的手筒煙花,是將直徑10cm,長約80cm的孟宗竹的竹節打通后用繩子纏緊,在用硝石、硫磺和木炭混合製成的黑火藥中加入鉄粉,将1.8kg至3kg的药粉裝入纏好的竹筒后噴出,是東三河地區所獨有的煙火形式。燃放者雙手緊緊抱住竹筒將其夾于腋下,燃放時會噴射出巨大的火柱,最後時刻,被稱之爲[飛射]的火焰隨著巨大的聲響在腳部方向噴出壯麗的煙花。作爲祈禱五穀豐登、消災去病、家事興旺、武運長久的祭祀活動,在豊橋市内的多種祭典活動中都會進行燃放表演。此外手筒煙花是由燃放者親自動手完成砍竹加工,火藥製作及裝填等全部製造工藝,已成為傳統工藝。
手筒花火的原型,據傳是源自于作爲情報傳遞用的[狼煙]。在市内的吉田神社所保存的古代文獻中有[始于吉田天王社祭禮的煙火] [永祿3年(1560年)當時的吉田城主官開始燃放焰火]的記載,對在祭祀典禮中燃放煙火進行了記錄。其歷史之悠久在全國範圍内都始屬罕見,因此可以說筒煙花的發源地為吉田神社。
据考證,開始于戰國時代的煙火,在江戶時代的元祿時期之後開始向民間流傳,本地域則盛行于德川家康將火藥的製造工作交付于三河地區的群衆,使得煙火得以發展的時期。
回到網頁頂部